论语学习心得 | 述而第七(183)子疾病,子路请祷。子曰:“有诸?”子路对曰:“有之。《诔》曰:‘祷尔于上下神祇。’”-世界球精选
正文共:3040字
(相关资料图)
预计阅读时间:10分钟
论语学习心得——述而第七(183)马:好,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《论语》,述而第七的第三十四 章, 子疾病,子路请祷。子曰:“有诸?”子路对曰:“有之。《诔》曰:‘祷尔于上下神祇。’”子曰:“丘之祷久矣。”方 同学,来给大家念一下翻译吧。方:好。孔子病重,子路请求替老师祈祷。孔子说:“有这么回事?” 子路答道:“有的。《诔》文说过:‘在天地面前为你祈祷吧。’”孔子说:“我早就祈祷过了。”
马:好,这章是讲到,孔子生了很重的病,可能是不太好治愈。那子路就很担心,很关心,所以就请求:我来为你来去求神明,去求鬼神,去向他们祷告,向他们祈祷。这个祷指的就是祷于鬼神,求福,向鬼神来献祭,然后来求保佑等于是。
子曰:有诸?就是有这个道理吗?子路对曰:有之。有,诔曰,诔它是周礼里面的大祝里面的,讲祭祀的,流传很广的。诔曰:祷尔于上下神祇。上下,就是天上地下,神就是天上的神,祇就是地上的神,等于是天地的神祇。你来祷告,所谓祷告,就是悔过迁善。我错了,要改正,怎么做,然后呢就是祈求神灵的保佑。
孔子怎么说?孔子说:丘之祷久矣。你如果这么说,我的祷告已经很久了,我一直都在祷告。为什么?因为孔子他自己,跟前一章的联系就在这里,他自己是为之不厌,诲人不倦的。这不就是改过迁善?何况孔子基本上没有犯过什么过错,本身所行就是合于神明的,所以他说:我的祷告已经很久了。你不需要再专门去为我,再去向谁去祈祷。等于是委婉的拒绝了子路的请求。
子路说:我来给你来杀个牛,我来给你祷告。孔子说:有这种道理吗?子路说:有啊,你看你教的《周礼》大祝里面就有,诔文里面就有,祷尔于上下神祇,我为了你向全天上下,上天下地,所有的神明,都去为你求福,有这个道理。孔子说:那我每天都在求。
所以这一章的话,大家后来一般理解,孔子是反对祭祀,或者说是反对向鬼神去祈祷。但其实不是这个道理,他并不是反对向鬼神祈祷,他是反对谄媚,反对你非其鬼而祭之。而且子路我们也可以理解,子路的心情,老师病了,我要替你祷告。但其实祷告是要自己祷告的,没有替的道理。
祷尔于上下神祇,《周礼》里面也是说,老百姓们,君主生病了,然后老百姓很心急,老百姓就为了君主来向神明去祷告,去求福。这就证明君主做得很好,老百姓都很关心你。
孔子说:我的祷告已经很久了。他一方面是为了告诉子路,不需要专门为我再打招呼了,另外这也是事实,他确实是每天的行为,都是合于神明的。他并不是专门为了阻止子路才这样说的。本身每天都在修身,所以每时每刻都是在祷告的,都是在祈祷的。
子路从这里可以看出来,他还是有学问的。孔子教了什么,他还是都记得了。而且可以看出来,子路是相对比较迷信一点。他之前,我们现在没学到,他之前就向孔子问过,死是什么样的?孔子就不跟他说,说你未能知生,焉能知死。未能事生,焉能事死?活还没活明白,你还想着死了之后的事情,所以就不跟你讲。
孔子疾病,这个也可以看出来,就算是一个德行完备的人,疾病也不能避免。就像前一篇,孔子拉着伯牛的手: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有时候这个圣人他的疾病,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德行有缺,不是因为他自己的行为有什么过错。你如果行为有过错,向鬼神去认罪,请罪,然后忏悔,肯定会有效果,是好的,应该的。但孔子他这个疾病,并不是因为他个人过错,所以子路请求为他祷告,孔子就说:有这个道理吗?意思就是不需要,没有这个道理。但是子路很认真的:有这个道理,你经常教我们,周礼上面就有说,祷尔于上下神祇。孔子怎么说?我已经一直都在祷告了,我每时每刻都在祷告了,这个疾病不是因为言行有过失造成的。等于是因为天下,因为众生,因为大家本身所处在的时代是这样的,人没办法。你就是一个圣人,也要感受大家的痛苦,跟大家一样和光同尘。
所以上一章,虽然孔子自己说,若圣与仁,则吾岂敢?但是通过这一章,孔子说:丘之祷久矣。我们就可以看出来,孔子确实是个圣人,确实是没有过什么过犯,没有什么善可以再迁了。因为他平常的所行已经合于神明了,所以才是丘之祷久矣。他不是说我已经祷告过了,而是我一直都在祷告。我的祷告已经很长时间了,很久了。
从这里也能看出来,我们儒家不反对鬼神,但是对鬼神的态度是很认真的。我们不是说平常不想着怎么去修身,怎么去自省,然后有了事了再去给鬼神来套套近乎。平时不烧香,临时抱佛脚。儒家不是这样的,我们不追求这样的。
那子路是因为修养还没到家,而且可以看出来,他是很有真情的。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,如果我们的父母生病了,我们是什么心情?病急乱投医,什么事都干。而子路这里呢?他还先向孔子来请示一下,我来替你祷告一下好不好?哈哈,说明他也是不是很确定,他知道孔子对鬼神的态度,知道是敬鬼神而远之,平常是不怎么做这些,为了自己这个事情。
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,这里其实是子路祷请,就不是请求祷告,而是说他自己已经确实这样做了。然后孔子就问他:有诸?是你确实为我祷告了吗?有这回事吗?所以子路回答说:我确实为你祷告了,诔曰这个诔就不是周礼上的那篇了,而是特指,我给你写的祷告文,我这样祷告的:我说为了你来向天上地下的神明都祷告,我向所有的神来请求,保佑我的老师。孔子说:像你这样的祷告,我已经进行了很久了。这种解释也可以说得通,也符合子路的性格,先斩后奏嘛,想到就去做,也是没有毛病,很好的。
这章对我们的启示就是,有病嘛很正常,但我们对待疾病要什么态度?像孔子一样的态度,该病了就病了。我平常做的无愧于心,我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,也没有什么需要去,因为特别疾病提醒我,发现我有什么毛病了。这是孔子能够做到的。
方:那这是很高的境界。
马:对。所以说别人说孔子是圣人,对我们来讲,我们有疾病了,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,来反省、反思自己,我们为什么病?是没有照顾好自己,是没有关注自己的心情跟身体,是过于劳累了,是贪吃吃多了,是各种原因,对吧?我们就是利用疾病,来做一个反省的机会。
所谓祷告,并不是说我去贪求,我给神佛送点礼物,求他们,来贿赂贿赂他们,绝对不是这个意思。是让你洗心革面,跟前面的斋戒是一样的,让你自己跟神灵去相应。他们是全善的,是尽善尽美的,那我们去对照,我们到底哪里有错的,怎么去改正,这样去祷告,这样才能够求得福。
好吧,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。
方:好。
篆书:祷END
来源:和合文化屋
编辑:李君杰
初审:曹思航
终审:刘瑞芳
邮箱:sqwenlian@163.com